大自然的禮讚 孫明煌的繪畫
1985 年孫明煌舉行第二次個展,準備期間,特別商請妻子之同事唐美鎏女士,撰寫專文做為新聞稿或報導。後來四年後的個展時,同樣用了這篇文章,保留原來的篇名,但幾個字句做修改。
出處:1985 年 1 月《雄獅美術》第 167 期,頁 153。原文附畫作《淡水景色》圖。
作者:美鎏(孫明煌妻子同事唐美鎏女士)
文/美鎏
假使藝術是語言,那麼,我們從孫明煌那一幅幅强烈的色彩與線條中所讀到的,將是氣勢磅礴的動人詩篇。
認識孫明煌的朋友,都能感覺到他的謙和斯文,具有敏銳的洞察力,執著於理想,淡泊以明志,默默地在他藝術的領域裏耕耘。
經過二十餘年的磨練,他的畫、詮釋出人類對大自然雄偉的肯定。恆春半島山環水抱的大平頂,平直的白沙灣浪濤,巍巍大尖山,南國情調的關島,在他的畫中是永遠的鮮明亮麗。雖然,淡水古城消逝了些許往日的古意,但他依舊不捨地尋尋覓覓。而觀音山亦曾深爲他所偏愛,他雄渾的筆觸適切的表達出那莊嚴肅穆之美,也由那穩健踏實的線條中,讓人產生出一種悠然神往的意境。
自繪畫進入了孫明煌的生命,也可以說他在繪畫裏尋找到自己,從此未會間斷過藝術創作。他的勤奮與沈默都化作渾厚龐大的氣魄。洶湧的熱情洋溢於一幅幅山光水色之中。而他堅持自己的風格,展現的作品有著動人的氣質,而難能可貴的也正是這份藝術家傾注熱情,鍛鍊創造作品所欲企及、所能表現的最終理念。
强烈的色彩也是他作品的特色,然而却給我們帶來無比的震撼,有限的畫布帶領我們走進一望無際的蕩漾碧濤,而小小的畫框,却框不住那躍然卻出的博大。米開蘭基羅曾說過:「具有知性的人,在世上所見的美,比任何東西更像我們由來的世界。」而在孫明煌的世界裏,他所看見的美,超越了我們,以大自然爲師,重新用自己的理念去組合,在繪畫裏尋找到他自己的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