孫明煌畫作收藏庫

九份人.九份事.九份景 盡入畫中

「一八九○–一九九三黃金山城一百年/九份人.九份事.九份景專題特展」,形而上畫廊。

出處:1993 年 7 月 12 日《自由時報》【週一藝文專刊】

作者:自由時報記者 鄭乃銘

文/鄭乃銘

有人說「老天爺將私房錢藏在依山面海的九份,燦亮亮的金子,創造九份一段傳奇眩惑的歷史」。祇是,再多的私房錢恐怕也敵不過人性任意的揮霍暨毫無在意的珍惜吧?九份的金沙不再掬水可得,但九份錯落疊映的黑色油布屋舍和剔亮的石階兀自猶在。缺少了誘人的金黃色光芒,九份反倒更澄明出居民爽朗、好客的性格,以及一份更貼合畫家心靈馳騁的創作心境。

在「黃金山城一百年」專題展中,蔡蔭棠的「黃金故鄉」捕捉住九份曲折蜿蜒「屋景」,由綠色、黑色、紅、棕所交構成的畫面,將九份與生活抗爭的心理況味細膩而不矯情地呈現出來。張萬傳的「九份階梯」則又是另一番綺麗面貌,尊榮、光彩仍舊是深扣九份景。鄭世璠的「九份雨景」係以藍灰色爲基調,高空俯視的取景似乎呼應著陷在雨陣中的九份,自擁一份滄桑過後的寂寥感。同樣以高視角爲構圖的尚有潘煌「水湳洞」,靑翠蒼鬱的山形搭映著房舍暨一泓碧海,沉靜地吐露優雅的美。

至於在描述九份民房景致部份,孫明煌的「九份民房」穩斂而不張揚、賴武雄的「峯廻路轉到九份」則彷如抒情樂章、孔來福的「九份茶坊」是流金歲月中之素心帖。另外,李吉政的「坑道口」落筆自在灑脫却也力道十足,將昔日探礦所潛藏的不安定心理轉呈得異常順暢而不贅言。最值得一提的是洪瑞麟「九份室內」作品。洪瑞麟早年的礦工作品當然是他十分出色的代表作,但他一些描述家人或屋舍的小品,則是最能窺察出人性溫情暨一份長長遠遠的生活情意。這幅「九份室內」有他一貫有的紅棕色調來舖展,簡單的室內擺飾,是清苦;但也是昔日真確生活狀況。洪瑞麟藉由一扇門來銜接清簡的家境與廣闊大千世界間對位關係,表達得不卑不亢,且又能散發如此濃郁溫馨氣息,何嘗不也為九份民情道盡所有心中味了。